黔阳一中:情诉端午 祝您安康

发布时间:2020-06-28 08:51 信息来源:洪江市教育局


(罗冰)“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一个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中秋等民俗节日一样,在浩瀚历史的烟云中,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承载了内涵厚重的家国情怀。端午节是中华文化重要载体之一2009年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属东方文明大国的文化光辉。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端者,初也“端五”即“初五”,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五节”。据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记载,农历五月五日,阳光充足,是最适合登高的一天,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菖蒲节”等。

端午节最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节日,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南方各地区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说法,有的是为了纪念屈原,有的是为了纪念伍子胥,有的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等。其中得到最广泛认同的是为了纪念屈原——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汨罗江边,挺直脊梁的忠烈屈子纵身一跃,用浸润在竹简的思想滋养中华文化之根,用不屈的生命为后人筑起一道爱国丰碑。为缅怀屈原,不少文人墨客纷纷在端午节这天遥祭哀思,“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等诗句深切地表达了人们对一代爱国诗人的敬与纪念。

民间的纪念活动更加丰富多彩,逐渐形成了一种遍布全国的文化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故称“赛龙舟”。但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经过对先秦史料的研究后,推论出南方的吴越民族由于长期受到水旱灾害和瘟疫虫害的威胁,他们会在农历五月日照最长的这一天,将“龙”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进行膜拜,在水面上划龙舟取悦图腾。“吃棕子”,则是荆楚之人,在农历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担心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丢入江中后来民间渐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演变为现在的每逢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粽叶飘香,那香味似乎不再是简单的气味,而是弥漫了一种忧国忧民忧天下的忧思,以及一股淡淡的诗意。棱角分明的角粽,口齿留香,咀嚼的是历经千年的民族韧劲,品味的是悠长岁月的文化传承。

除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外,人们把插艾叶菖蒲作为端午节的重要内容之一。民间有谚曰:“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节正值仲夏,气温升高,百虫活跃,蚊子、苍蝇大量滋生,容易传播疾病。为预防疾病,屈原《九歌·云中君》中就已经有“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这样以药草煮汤沐浴,以求除垢保健的描写。《荆楚岁时记》中也记载道:“四民并蹋百草,采艾以为人,悬牛牛游戏平台上以禳毒气;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说的是古人在这一天会上山采药,打扫庭院,在门堂上插叶,挂菖蒲,佩戴香囊,饮雄黄酒,杀菌防病。宋朝苏轼的“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也描绘了妇女们在端午这天会把五彩花线轻轻缠在手臂上,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驱灾避邪,祈盼幸福安康。端午节因此也被称为“卫生防疫日”。这些习俗的背后反映了古人对疾病的预防意识,也体现了人在对抗疾病过程中的伟大智慧。香囊中散发的艾草和菖蒲的药草气味里透露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的自然理念。可见,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也不仅仅是一种仪式,它更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找到生命价值意义的精神指引。

回首千年,端午节以一个民族节日形式走过浩瀚历史的烟云,架起了一座沟通古今的桥梁,传递着爱国情怀和对抗疾病的智慧。今年暴发的疫情,亟需获得胜利的脱贫攻坚以及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时代给每一位国人的考验。从先人智慧中探寻发展之道,从文明厚重中审视前路坎坷,我们传承先贤的思想,我们吸取前人的智慧,我们弘扬民族精神,我们铭记祖祖辈辈创造的幸福生活,我们坚定走脚下的道路,用“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气自信和内心饱满的热忱建设国家的繁荣昌盛

远处河边隐隐传来龙舟竞渡的吆喝声,微风吹拂过教学楼旁的荷花池,裹挟着丝丝缕缕的清雅香气,少年们停笔,望向窗外,在风里、水里、眼里、心里,一个寄托着信念和骨气的节日——端午,愿大家用一壶醇厚刚烈的酒祭奠屈子的忠魂,用一个鲜香软糯的角粽体味文化精神,用一腔热血抒写《离骚》之情,用个人的行动向世间展现传统节日的风采和中国人的筋骨